1. 定义与作用
SVG(Static Var Generator,静止无功发生器)是一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,属于柔交流输电系统(FACTS)的核心设备。其主要功能是实时调节电网中的无功功率,解决电压波动、谐波污染、三相不平衡等问题,提升电能质量与系统稳定性。
2. 工作原理
SVG通过电压源型逆变器(VSC)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,并与电网电压同步。通过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,动态调整注入电网的无功电流:
容性无功补偿:SVG输出电压幅值高于电网电压,向电网注入容性电流(类似电容器)。
感性无功补偿:SVG输出电压幅值低于电网电压,吸收电网感性电流(类似电抗器)。
其核心控制技术包括PWM调制和瞬时无功理论(如pq理论),响应时间可达5ms以内。
3. 典型结构
直流电容: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支撑。
IGBT逆变桥(多电平拓扑):将直流逆变为可控交流电。
连接电抗器(或变压器):滤除高频谐波,连接电网。
控制系统:实时监测电网参数(电压、电流、功率因数),通过闭环算法调节IGBT开关状态。
4. 核心优势
特性 | SVG | 传统SVC |
---|---|---|
响应速度 | ≤5ms | 20-40ms |
谐波含量 | <3% | 需额外滤波装置 |
补偿精度 | 连续无级调节 | 阶梯式调节 |
体积与损耗 | 体积小,损耗低 | 体积大,损耗较高 |
抗电压波动能力 | 强 | 弱 |
5. 应用场景
新能源领域:风电场/光伏电站解决无功波动、低电压穿越问题。
工业负荷:轧钢机、电弧炉等冲击性负载的实时补偿。
城市电网:地铁、数据中心等敏感负荷的电压稳定。
HVDC输电:换流站无功支撑,提高输电效率。
6. 技术挑战与发展
挑战:高成本(IGBT模块)、散热设计、大容量化(百MVar级)。
创新方向:
采用碳化硅(SiC)器件提升效率。
模块化多电平(MMC)拓扑扩展容量。
与储能结合实现“无功+有功”综合调节。
7. 典型案例
某风电场安装30MVar SVG后:
功率因数从0.8提升至0.98;
电压波动由±15%降至±2%;
年线损降低约12%,显著提高并网稳定性。
总结
SVG凭借快速响应、高精度补偿等优势,已成为智能电网不可或缺的无功调节设备。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进步,其在新能源高渗透电网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。